据媒体披露,据彭博社8月21日报道,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发起调查,此举可能为对这些清洁能源组件进一步加征关税铺路。
“风车正在毁灭美国!”特朗普在苏格兰的演讲中,将矛头指向风力发电。这位曾以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为口号的总统,如今将风车视为破坏乡村景观的元凶。在爱达荷州,他叫停了规划中的“熔岩岭”风电项目,理由是“破坏低空飞行安全”;在得克萨斯州,他暂停了海上风电租赁,声称“风车推高了能源价格”。
这些指控看似荒诞,却暗含政治逻辑。爱达荷州共和党官员集体反对风电项目,州长布拉德·利特尔直言“风电场破坏农村社区利益”;得克萨斯州作为传统能源重镇,其风电项目70%的电力输往加州,而非本地。当风电项目触及地方利益与能源版图,特朗普的“景观保卫战”便有了现实注脚。
美国风电协会统计显示,得州风电场平均每兆瓦时发电成本仅18美元,远低于该州天然气发电的32美元,但利润却因跨州输电损耗被压缩。
安全之名:50%关税背后的产业博弈
2025年8月,美国商务部将风力涡轮机纳入钢铝关税清单,对进口零部件加征50%关税。这一举措,与特朗普上任首日暂停海上风电租赁、叫停联邦土地风电审批形成政策闭环。根据《贸易扩展法》第232条款,美国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将风电产业与半导体、药品等战略行业并列,实施贸易管制。
数据揭示真相:美国风电设备41%依赖进口,2023年进口额达17亿美元。当本土产能无法满足需求,关税壁垒实为保护国内钢铁产业。正如美国钢铁协会所言:“中国、欧盟的钢铝产品存在倾销,冲击美国本土产业。”这场以“安全”为名的关税战,本质是传统能源集团与新兴产业的利益博弈。
中国金风科技2024年出口风机至欧洲的均价为780美元/千瓦,而美国通用电气同级产品报价高达1250美元/千瓦,关税进一步推高本土成本。
绿色倒车:气候政策与能源转型的全球博弈
特朗普的“风车战争”,与美国退出《巴黎协定》形成政策呼应。2025年5月,美国环保局拟取消燃煤/燃气发电厂的温室气体限制,理由是“过度干预市场”;7月,特朗普在白宫演讲中声称“中国从未建过风力发电场”,将风电描述为“无用且浪费资金”。这些言论,与全球能源转型趋势形成鲜明对比。
截至2024年,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1136GW,中国占比45%。当美国在新能源赛道上“躺平”,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场,广东一省风电规模超过美国三倍。这种反差,暴露了美国在绿色技术竞争中的焦虑——当无法在新能源赛道上超越中国,便选择“撕毁规则、掀翻棋盘”。
正泰新能在土耳其建设TOPCon电池工厂,80%产能出口欧洲,规避美国关税壁垒;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已为欧洲市场供应100GWh动力电池,成本较美产低15%。
困局之思:美国的能源选择与全球未来
特朗普的“风车战争”,折射出美国能源政策的深层矛盾:一方面,风电占美国电力供应的10%以上,在爱荷华州、俄克拉荷马州等地形成产业集群;另一方面,传统能源集团与保守势力的阻挠,让政策屡屡倒车。这种矛盾,在得克萨斯州尤为明显——作为全美风电第一大州,其70%的电力输往加州,而本地仍依赖化石燃料。
更深刻的矛盾在于,美国70%的电网设备已超30年历史,难以消纳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。当财政无法支撑电网升级,当传统制造业渴望“松绑环保成本”,美国选择了“以气候公域为代价,换取制造业喘息”。这种选择,虽能短期降低能源成本,却将加剧美国在低碳时代的边缘化风险。
美国对华新能源关税看似针对中国,实则暴露自身产业短板——当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产能的82%,锂电池占76%,美国连风电叶片的树脂材料都需进口。
当特朗普在苏格兰的高尔夫球场前指责风车“破坏景观”,他或许忘记了:风电场在蒙大拿州的平原上,已成为游客打卡的“现代艺术品”;在丹麦、德国,风电占比超过30%却未推高电价。历史将证明,“黑煤”只是权宜之计,“绿电”才是文明之光。美国的能源困局,本质是传统利益与未来趋势的博弈——而风车,不过是这场博弈中的一枚棋子。
翔云优配-翔云优配官网-沈阳股票配资-线上股票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